学生工作
主页 >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0-08-24 点击:[]


掐丝珐琅社会实践队


大件拉坯,一次成型。占绍林,国家级技能大师,首届赣鄱工匠荣誉获得者。江西鄱阳人,自16岁赴景德镇闯荡至今,已在拉坯行业磨砺26载。今年42岁的他,早已突破了景德镇的传统拉坯技艺,把陶瓷造型由传统三节拉法改成一次性拉成,他手下的器物线条圆润、造型饱满、薄厚均匀,造化天成,在工匠遍地的瓷都景德镇,堪为拉坯第一人。


(人民日报截图)


     “嗡嗡嗡……”机台就这么转起来了。一块取好的泥巴,地一声摔到台面上,找准了中心,占绍林双手扶着泥巴,向上运力,渐渐地,泥巴被起,大拇指向中心下去,剩余几根手指并齐置于外延,多余的泥巴不断地从指缝涌出,再快速地抹掉,于匀速的旋转中,一只碗样的物件很快显形,随着碗口越拉越大,边缘越拉越薄,转台的速度也逐渐放缓。不到3分钟,一只圆润、挺拔、精气神十足的敞口碗坯便做成了。


起陶瓷艺术,人们首先想到的或许是过釉上色、工笔描绘这些工序。然而,翻开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所谓陶瓷,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拉坯,作为制瓷的第一道工序,独具其魅力,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瓷都景德镇,72道工序里行行都有状元,而占绍林无疑是拉坯中的最优秀的匠人之一。


(拉胚过程)


取泥、压平、开口、提升、抹平……武侠小说里有一绝招为左右互搏术,真要比起来,拉坯大概不弱于此。首先,匠人的左右手要相互配合,使巧劲,力度要与机器的惯性相协调,脚下的控速板更要时紧时松——为了提升拉坯技艺,占绍林总结出了五步成型法。不为炫技,五步更符合规范,影响着此后的工序。五步成型法的本质就在于把一个实心的泥掏空,尤其在做一些大件的时候,师傅半只胳膊都伸进瓶身,在无法透视器物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塑起匠人心中想要做的形状,的确需要做到胸中有丘壑,手下有乾坤,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虽然现在的陶瓷生产基地都有自己的练泥机,但是拉坯师傅最开始学艺都要踩泥、揉泥。占绍林16岁从鄱阳湖畔的占家村来到景德镇,跟着师傅走东闯西吃百家饭。瓷泥价高,冬天零下三四度的环境,占绍林光脚踩泥,以便获取充足泥料反复练习。景德镇的瓷泥,更软粘,只有羊头揉法才更便于排出气泡。师傅为了考验徒弟揉泥的功夫是否到家,往往撒几粒米到泥里,直到徒弟把米粒一颗颗揉出,那这坨泥巴才算是揉到了位。手艺人讲究的就是这些,在巧劲之前用的就是笨功夫,半点马虎不得。如果瓷泥里有气泡,哪怕后期你做的器型再漂亮,也可能经不住烧,那等于前功尽弃!


(占绍林作品)


学好了基本技法,占绍林开始独自闯荡。要想在工匠遍地的景德镇立足,还需创新。一次偶然的活动,占绍林碰到一个旅美的陶艺家,她的观音、青蛙等都是用拉坯手法完成的,相当于把坯技法和雕塑手法融为一体,这给占绍林以极大震撼。此后,占绍林就开始琢磨大件一次成形的绝技。


传统上,做一个陶瓷大件,需要上中下三节分开来做,再组合在一起。可是这种拼接而成的器物可能在烧制程序中出现问题;此外,陶瓷行业有句话叫三分拉七分修,即在拉坯之后还需修坯。景德镇瓷泥因其软黏的特性,坯体更厚,如能一次拉成,则更节省泥料与时间。


(占绍林作品)


可一次成型,并不容易。半根锯条,一双巧手,力度、水分、干缩比每一部分的控制都要精细到微毫,可谓是对动力、物理、风向多门学问的综合运用,才能造就一件线条流畅、薄厚均匀、走型完美的器物。在占绍林诸多作品中,涅槃妙心算是最淋漓尽致的代表:这是一件双层佛塔,底座为梅瓶器型,每层佛塔里坐一尊小佛,塔底与人身皆内里中空,为一次成型,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说起来,在一般的拉坯练习中,占绍林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机台一旦开启,就要拉到极致,哪怕下一秒你不做了,但是一定要把手里这块泥巴拉到满意再从台上扔掉。拉坯师傅是幕后英雄,而占绍林所创立的拉坯一次成型技法融入了雕塑的精神,拉坯由此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而幕后英雄也进阶成为线条艺术家,占绍林的技术使制瓷真正做到九分拉一分修,乃至于不修镕古铸今,在占绍林的陶瓷实训基地,从他经常会客的四楼茶室望出去,会发现对面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守心守新,在他这里做到了真正的逻辑统一。


     
说起何为工匠精神,占绍林很有自己的想法,把手艺做到极致是首要且必须的,但还不够。更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且做好传承。工匠精神意味着一个时代、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


性格爽朗、爱好交友的他工作室里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湖北宜兴做紫砂的匠人,福建德化做建盏的师傅,各个行业的人们常常汇聚于他的茶室,互相交流。时刻树敌,进步最快。这是占绍林的原话。



(队员胡杨与占绍林大师合影)


自己的技法,他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他人。现在,占绍林的陶瓷实训基地不仅是50余所全国大专院校、几十所民间教育机构的实训基地,自2011年展开高级研修班以来,也已培训包括大学生、窑口技师及陶瓷爱好者近3万人。在拉坯的过程中,占绍林总结出不少为人处事的哲学,不同于一般静默的匠人,他声高话密、语速极快,我这一辈子注定要与泥共舞!


——内容摘自人民日报



END

撰稿:胡杨

编辑:骈洁

审核:张锦航



    分享至

    (责任编辑:必赢集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