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bwin必赢新闻 > 正文

2025-01-12 点击:[]


课程信息

·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

· 授课对象:2022级必赢集团网站本科生

· 授课时间:2024年9月-12月

· 授课教师:肖笛


课程介绍

 course  introduction

百年近现代史,百年家国兴衰荣辱史

本课程是必赢集团网站本科绘画专业必修课程。在思政、史论、创作三个方面紧密结合,三者相辅相成。

思政层面,本课程思政化建设的目标将紧密结合中国思政课程的教学理念,通过对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学习,全面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发展脉络、艺术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史学习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思政与艺术创作的内在联动,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鉴赏能力、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

史论角度出发,以时间为经,以思潮、流派为纬,细致梳理从晚清民初的新旧碰撞,到三四十年代的多元激荡,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蓬勃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的创新突破等各个阶段。详细解读不同时期的代表艺术家、经典作品,为创作提供深厚的理论积淀。

创作实践上,鼓励学生立足所学史论知识,借鉴近现代艺术家们的创作手法,结合当下时代特色,将思政感悟融入个人作品之中。例如,学习先辈如何以画笔描绘山河、记录时代,从而激发自身灵感,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与思想深度的画作。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培养其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鉴赏能力、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同时,通过深入探讨艺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在艺术学习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增强文化自信。


课程应用价值

course  value

《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是一门面向美术类专业本科生的核心必修课程,涵盖从19世纪末至21世纪当代中国艺术的风云变幻与多样发展。课程以时间为线索,系统介绍晚清民初、三四十年代、新中国时期及改革开放时期等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思潮、重要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同时注重挖掘那些被遮蔽或遗忘的艺术创作。

通过整体性、动态性与立体性的教学视角,全面呈现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拓展学生的美术与文化视野,引导其深入思考艺术在特定政治、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变迁与影响。

尤为重要的是,能助力学生理解20世纪中国美术从精英走向大众的原因和动机。20 世纪,中国历经沧桑巨变,社会变革风起云涌,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到五四运动唤起民众觉醒,再到抗日战争全民御敌,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在这一过程中,美术作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宣传工具,为了凝聚民族力量、唤起大众共鸣,不得不打破精英阶层的小众审美,走向更广阔的大众群体。艺术家们以通俗易懂的画面、激昂振奋的主题,描绘战争场景、歌颂英雄事迹、展现劳动人民的生活百态,让艺术不再高不可攀,而是成为激发斗志、传递希望的火炬。

学生借此可洞悉主题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懂得依据时代需求确定创作主题,围绕主题选取素材、运用技巧,让作品既贴合当下社会现实,又具备艺术美感,为学生未来艺术之路铺就坚实基石。


作业展示

exhibition of work


1

速写创作——《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前夜》




创作说明


 本次艺术创作以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为主题,通过速写的形式展现了这一历史事件激情澎湃的一角。虎门销烟是对英国鸦片贩子的一次沉重打击,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一事件不仅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也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然而,虎门销烟也成为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因为此次禁烟运动直接切断了洋人在中国的毒品贸易,激怒了洋人。尽管如此,虎门销烟仍然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 虎门销烟是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壮举,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维护国家尊严的决心和勇气,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它不仅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也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本作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的壮丽画卷和人物的生动形象,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高琬懿

2

素描创作——《鲁迅与内山书店》


创作说明


    “鲁迅先生以笔为枪,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面,呼吁人们投身变革。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的觉醒和进步,他的思想和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此,我谨借用这位跨越时代的文学、艺术先驱的一句话作为结语:‘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季裕坤

3

速写创作 ——《平型关大捷》

创作说明


    “我的作品主题是平型关大捷。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革命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对人民深厚的感情,共同凝结成了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基因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而对历史重大事件进行绘画创作,更是让青年铭记历史、汲取前行力量的重要一环。”

——赵茜

4

素描创作 ——《西南联大》

创作说明


“这幅创作灵感来源于西南联大艰苦办学的历史。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困苦,教育都不能被放弃。此外,这幅画也是对历史的一种铭记。它旨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在战火纷飞中对知识的坚守、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通过这幅画,我希望大家能够回顾历史,珍惜当下的教育环境。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一样,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坚守。”

——谢岱璇

5

速写创作 ——《高考恢复》

创作说明


    “这是一幅展现历史的画,也是一段时代记忆的承载体,在多个层面上展现了恢复高考的深远意义。一方面是个人梦想与时代记忆的结合,1977年的高考,意义已经超越了教育本身。它成为那个年代数百万青年共同追逐梦想的舞台。画面中每一位考生的形象,都真实地再现了当年普通人命运的转折。这种集体记忆与个体情感的结合,使画作具有了超越时间的感染力。以恢复高考为题材,通过表达细腻的情感与选择层次丰富的构图,将个人梦想与社会变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它不仅记录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更通过普通人的形象,传递了关于公平、梦想与奋斗的普遍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体现一个时代的缩影,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每一个选择与机会。”

——李书乐

6

速写创作——《长津湖“冰雕连”》

创作说明


 “1950年11月下旬,朝鲜战场长津湖战役中,美军南逃沿途被这样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

 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20军59师177团6连、60师180团2连、27军81师242团5连除一名掉队战士和一名通信员,成建制被冻死的壮烈场面。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民族团结和进步的重要动力。这些启示,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美术领域中对于形式美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上,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艺术作品,并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耿柯


7

速写创作 ——《扫盲识字》

创作说明


“通过展现扫盲运动的历史背景和积极影响,我希望该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关注和思考,并激发出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同时,该作品也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不断学习和进步。此外,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能够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感受历史来增强人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还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我希望通过这幅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关注和思考激发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能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余静雅


8

素描创作——《小岗村的夜晚》

创作说明


这幅创作的背景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画面描绘的是小岗村作为第一个试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场景。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 。”

——苏畅


9

素描创作——《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创作说明


“1982年9月22日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抵达北京进行访问。

 9月24日,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展开了会谈。这次会谈发生在香港回归前的15年,对香港回归的历史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会谈无疑是推动香港回归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环,我希望通过这幅创作草稿,能够最大程度地致敬邓小平的卓越领导力和风范,传递出他对国家的深厚情感,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并铭记邓小平在香港回归前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以及他坚毅从容的魄力。”

——刘蓝泽

                                                       结语                                                


探寻近现代美术之轨 ·铸就艺术之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系统了解晚清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美术风格、主题与技法,深刻认识艺术家如何通过作品表达个人对民族与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反思。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演变轨迹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还将学会运用相关艺术理论与批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课程特别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与经验,挖掘本土的革命文化资源,提升其创作能力和学术素养。

同时,通过学习艺术与社会、文化互动的动态关系,学生将具备更开阔的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够更好地审视中国当代艺术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最终,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美术的历史传承与创新精神的深刻理解,提升其艺术鉴赏与创作能力,为未来的艺术实践和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END—


来源 | 美术史论教研室

图文 | 蔡如哲 袁如美 沈雯萱

编辑 | 袁如美 徐越

审核 | 肖笛 庄黎




    分享至

    (责任编辑:必赢集团网站)